3月31日晚,南京出台《“同心抗疫 携企同行”助企纾困二十项举措》,在缓缴减免各类税费、加大税费抵扣力度、减轻企业房租负担等方面聚焦中小微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恢复市场信心、稳定预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行动计划》包含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扶持政策、保障措施六大部分。其中,对于新认定的综合型总部企业,落户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对新认定的总部企业,首次入选“世界500强”给予3000万元一次性奖励。
从市建委了解到,《南京市“十四五”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近日正式印发,全市将围绕建筑住区等四类项目,在11个区和江北新区进行分类施策,力争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40%以上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我市海绵城市建设将从以往的试点引领转为系统化全域推进,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重,打造新时代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海绵城市”发展模式。十四五”期,我市将对建筑住区、河道水系、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不同类型项目实施海绵城市分类建设。
近日,南京市发改委牵头起草的《南京市总部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经市政府同意,由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印发实施。我市出台《行动计划》,旨在高效集聚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素,加快引进、培育、壮大总部企业,发展更高能级的总部经济,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和辐射带动力,推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消费品市场实现平稳增长。1—2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38.25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比2021年12月提升2.0个百分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体育、娱乐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1.0%、62.8%。网络零售占比继续提升。1—2月,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7.2%,占全市限额以上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1.1%。
3月26日晚,全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南京市统计局发布统计数据显示,比2019年1—2月提升2.0个百分点。今年1—2月,前两月,增速比2021年12月提升3.0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3%,经济实现平稳开局。
<img< p=””></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