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早报记者也注意到,除了银行网点,几大银行中除工行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部分新版收费项目价目表外,几乎没有银行能够做到收费服务项目在网站上就能一目了然。
所谓政府指导价即经营者不能自行突破,只能从低不能从高,不能在政府指导价以外自行制定价格。根据现行《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票、汇兑、委托收款、托收承付等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实行政府
并没有可以给客户带走的宣传单等。更值得关注的或许还在于银行公示这一行为本身,目前各家银行基本都是在银行网点摆放了一本服务价目表,据一位业内人士解读,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从多家银行公布的收费标准来看,此外,其中还有部分似乎仍然存在不合法规的情况。但是只允许在网点翻阅,部分银行网点也不许对明码标价的价目表拍照。
此外,一位业内人士直言,虽然监管层要求对银行收费项目及收费标准进行梳理公示,但这主要是为了规范银行收费,这并不意味着银行必须降低(或减少)收费。
事实上,早报记者注意到,此次不少银行虽然都赶在大限之前在网点“明码标价”,但标价基本都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根据新华社的统计,在对包括五大国有银行在内的12家商业银行网站进行查询发现,包括建行、中行、农行在内的多数银行“不约而同”都未在其网站上对其收费服务项目进行所谓“明码标价”;工行等一些银行虽有列出服务收费项目,但仅限于十分有限的部分收费项目,多数服务收费通过银行网站无法查询。
以某国有大行推出的一款个人电子汇款业务为例,普通汇款收费一般按汇款金额的1%收取,每笔最低收费为1元,最高为50元,单笔最高汇款限额规定为100万元。这一收费明显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此前所规定、100万元以下最高不超过20元的政府指导价标准。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银行对于服务价目表的发布都很“谨慎”,除了在网点可以查看(且不允许带走),其他几无渠道可以对收费项目一目了然。本应向所有客户公开的银行收费项目,成了银行之间的“商业秘密”。
不过,不同银行公布的服务项目疏密不一。比如,工商银行公布的价目表密密麻麻多达50页,涉及投行、理财、国际业务等人民币结算及账户管理业务,以及凭证工本费价目等内容,但个别银行公布的价目表涵盖诸多项“温馨提示”内容也仅有30页,所列出的服务产品和收费项目远未及银监会要求的850项。还有个别银行,只提供单项服务的价格咨询,在被要求全盘翻阅价目表时竟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公开。
中国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3月底前完成对不合理收费、不规范经营行为的整改。早报记者在清明小长假期间对沪上各大银行的探访了解到,尽管目前国内各银行基本都按照监管要求,对银行收费服务项目及收费标准进行梳理,并发布了新版服务价目表,但细究这些明码标价的收费标准,会发现其中不合法规的收费现象依然大行其道。
根据银监会要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在3月底前将现行合规的服务收费项目,按照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两类分别梳理排序,逐项列示服务名称、项目功能、使用客户、收费依据。对此,早报记者走访的多个银行网点均已按监管部门要求,在网点的大堂经理处摆放了统一印制的银行服务价目表。
根据工行和建行近日发布的新闻稿,工商银行收费服务项目有409项,其中政府指导价16项,市场调节价393项;建设银行全国和一级分行统一价格的项目244项,占比73%,协议定价88项,占比27%。